家庭支柱規劃重點
結婚後除了照顧好自己,也要負起維護家庭的責任!此時經濟已有一定的基礎,可拉高壽險保障,轉嫁突然過世讓家庭陷入困頓的風險。
規劃指南

癌症的治療費是一筆大支出,自費標靶藥物每月可達2、30萬,一年花費破百萬很常見,包含其他醫療支出,費用相當可觀,而接受治療的過程中,薪資收入也可能中斷。
以一次給付的癌症險、重大傷病險或重大疾病險來規劃,可不受療程限制、自行運用保險金,額度建議200~300萬。

實支醫療險主要理賠住院時的醫療花費,疾病、意外都可以賠, 能轉嫁無法負擔的高額自費藥材,如癌症住院期間的標靶藥物。意外實支的理賠不限於住院,所以考量重點在「意外未住院」的醫療費用,例如骨折的情況,可能不需要住院,但前前後後花費好幾萬也是屢見不鮮。
在住院天數減少、自費增加的趨勢下,為了支應如心臟支架、人工關節等自費醫療支出,實支醫療險建議規劃至少20~30萬,再輔以意外實支。

失能每個月的照護費用平均超過2萬,經濟來源的自身收入中斷又加重家人負擔,是最不樂見的情形。
意外險保費低、理賠額度高,可優先考量。但相較於意外,因病失能的案例更多,所以要另外規劃不限疾病、意外都理賠的失能險。兩者的額度可以互相衡量、適度調整,建議各規劃300~500萬的一次金。

婚後家庭責任增加,若維持單身時的基本保障,未進一步規劃壽險就不幸身故,家庭的經濟與債務會直接由另一半承擔。
所以要依家庭責任規劃壽險,額度簡易計算如下:負債(如房貸)+ 家庭年支出 x 預留年數 – (既有存款 + 其他收入)= 身後所需存留資金。
注意事項

未檢視保單理賠金給錯人
單身時買的保險受益人通常是親人,若婚後忘記更改,可能無法保障到另一半及小孩。如婚前的受益人是弟弟,未更改受益人即不幸身故,理賠金由弟弟領走,另一半及小孩沒得到應有保障而流離失所。

依家庭責任增減壽險額度
結婚生子後要負擔家庭開銷,如房貸、教養費等等,壽險需求會進到高峰,但隨著貸款繳清、小孩長大成人,壽險需求也逐步減少。家庭責任減輕後,壽險額度亦可隨之降低。
常見問題
很多爸媽都希望提供的最好給小孩,所以會先幫小孩保險,卻忘了確認自身的保障是否足夠。 雖說若小孩不幸重症,龐大的醫療費可能會壓得喘不過氣,但其實真正的經濟支柱是爸媽,若父母遇到事故或生病,對家庭的衝擊反而更大更嚴重。所以在幫小孩保險之前,請把握「經濟支柱優先」、「先保障再投資」、「求近期保障再考慮老年」三重點,來審視與規劃大人與小孩的保險。
一秒幾百萬上下不想浪費時間?
直接請人量身訂做、打造專屬於自己的保單